- 福陵
- 又名东陵。
在辽宁沈阳市东北11公里的丘陵地上。
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,为清朝关外三陵(其余两陵为昭陵和永陵)之一。
前临浑河,后倚天柱山,万松耸翠,大殿凌云,构成独具风格的帝王山陵。
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(1629年),清顺冶八年(1651年)基本建成。
康熙、乾隆续辽宁省(221)有增建。
占地面积194,800平方米。
四周绕以矩形缭墙,南面正中为正红门。
门东西墙上,嵌有雕着蟠龙的琉璃壁。
门前两侧分布着下马碑、石狮、华表和石牌坊。
门内参路两侧,又排列着成对的骆驼、狮子、马等。
往北地势渐高,登上“一百零八磴”台阶,过石桥,正中为碑楼,内立康熙亲撰“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”。
碑楼左右有祭祀用的茶果房、涤器房、省牲亭、斋房等建筑。
再北为方城,城堡式建筑,是陵园的主体。
南面正中为隆恩门,上有三层门楼。
北面正中有明楼,中立“太祖高皇帝之陵”石碑。
四角有角楼。
方城正中建隆恩殿,三楹,辅以东西配殿各五楹,为祭祀之所。
方城后为月牙形的宝城,也叫月牙城。
宝城之下,埋葬着努尔哈赤和时赫那拉氏。
福陵川索山拱,气势宏伟,风景优胜。
清人高士奇诗有“回瞻苍霭合,俯瞰曲流通,地是排云上,天因列柱崇”之句。
现为沈阳市郊区疗养和游览场所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